2024-11-08|阅读量:413
在装修或者换窗过程中,门窗的安装可谓至关重要。一个小小的疏忽,都可能导致日后出现诸如门窗漏水等令人头疼的问题。而其中,填缝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门窗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。
目前,市场上发泡胶和水泥砂浆是最为常用的两种填缝材料,那么究竟哪个更好呢?
1、水泥填缝
水泥填缝作为一种传统的填缝方法,具有坚固耐用和低成本的显著优势,成为许多人经济实惠的选择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水泥填缝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。由于金属框架和水泥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,长期接触后,窗户周围容易产生缝隙。一旦出现这些缝隙,即使后续采用密封胶进行修补,也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。特别是在雨天,这些缝隙很可能会吸收水分,进而导致内墙潮湿,影响室内的美观和舒适度。
北方的气温变化幅度大,冬季寒冷,夏季炎热。在温度变化频繁的环境下,水泥填缝更容易导致窗框与水泥填缝处产生裂缝。一旦出现裂缝,就会影响窗户的密封性,导致室内热量散失,在冬天会使室内更加寒冷,同时也可能让外界的灰尘、雨水等进入室内。
此外,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水泥对铝制门窗具有一定的腐蚀性。长时间接触后,窗框上可能会出现 “小坑”,严重影响窗户的美观度。因此,在使用水泥填缝前,一定要先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打底,以减少水泥对窗框的腐蚀。
2、发泡胶填缝
发泡胶因其独特的性能,在门窗填缝方面展现出了诸多优势。发泡胶能够发泡膨胀,这一特性确保了填缝的密实度,使得门窗与墙体之间的缝隙被充分填充,减少了空气和水分的渗透。同时,发泡胶还具有较强的黏性,能够牢固地附着在门窗和墙体上,为门窗提供更稳定的支撑。
与水泥相比,发泡胶的柔软特性使其在应对热胀冷缩时表现更为出色。不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如水泥那样的渗水缝隙,从而能更好地保证窗户的密封性和保温性。在寒冷的冬季,发泡胶可以有效地阻止冷空气的侵入,保持室内的温暖;在炎热的夏季,又能阻挡室外的热量进入室内,起到节能的作用。
3、门窗填充缝隙材料的选择建议
缝隙小于 5 公分:用发泡胶来填充。发泡胶的膨胀性能可以很好地适应较小的缝隙,确保填充的密实度。但如果是室外窗,建议在最外层先做好防水处理,防止雨天浸湿。可以选择质量较好的防水涂料,均匀地涂抹在窗户周围,形成一道有效的防水屏障。
缝隙大于 5 公分:对于较大的缝隙,可以先用瓷砖或水泥来填充一部分。瓷砖或水泥可以提供较强的支撑力,填充较大的空间。然后再用密封胶进行加固密封,确保缝隙的密封性。密封胶可以选择耐候性好、弹性高的产品,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。
4、发泡胶的季节性
发泡胶冬夏季的配方微有区别,且催化剂的加入量不同,因为冬天温度低,需要更多的催化剂保证起泡及固化;所以应该在相应的季节使用相对应的发泡胶。
如果在冬季使用夏季型发泡胶的话,则会出现以下情况:
(1)固化后容易出现发脆、发软
(2)固化速度慢,泡孔密度低、甚至打不出来泡沫
(3)发泡胶表面粉化
更换门窗时在安装现场一定要注意看一下安装师傅带的发泡胶;